菜單
Youtube Instagram
  1. HOME
  2. THE JOURNEY
  3. 6.國際化與未來發展
THE JOURNEY
我們的50年

6.國際化與未來發展

始於偶然的相遇

在公司創立不久後的上世紀70年代初,到世界各國考察摩天大樓的香港實業家被“新宿三井大廈”穩重、大氣的外觀吸引,將建築立面的設計諮詢業務委托給我們。當時的香港還沒有出現以真正的幕牆作為立面裝飾的高層建築,我們開發的幕牆在香港的建築業界掀起了一股熱潮,這是公司開展海外業務的起點。後來,在當時公司入駐的辦公大樓內又發生了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同一棟大樓內辦公的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主動找到我們洽談關於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設施建設的無償援助ODA(政府開發援助)項目。我們當即表示了興趣,參與建設“公共建築”的興奮與期待遠遠超過了對於將在陌生的國度長期工作的焦慮與擔憂。涵蓋了民營房地產開發項目和開發援助的海外業務就從這兩次偶然的相遇開始起航。

第一個海外業務 中國大廈
巴拉圭 國家職業培訓中心

面對未知,大膽嘗試

進入80年代後,日本企業開始積極拓展海外業務,日本設計的海外業務也呈現出多樣化發展。一位正在策劃開發摩天大樓的印尼客戶考察了西新宿的超高層建築群後,出於對“新宿三井大廈” 的喜愛,向我們發出了設計邀請。隨後,“雅加達地標塔”順利誕生,並為後續多個項目的成功落地奠定了基礎。日本設計在中國開展的早期業務是兩棟集多功能於一體的超高層建築的設計,它們分別是公司上海現地法人入駐的“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和位於北京的“京廣中心”。這兩棟超高層建築的建成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城市向現代城市演變的進程。與此同時,ODA業務也在逐步拓展。日本設計參與建設長達25年之久的“肯尼亞中央醫學研究所”, 在不斷擴大規模的同時為新型傳染病防治和疫苗開發做出了貢獻。公司創立時的核心人物池田武邦對於海外業務的拓展傾註了大量心血。曾為日本海軍軍官的池田認為:要想讓日本真正實現國際化,僅靠發展經濟是不夠的,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相互理解至關重要。即使國情和文化不同,人們也總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我們拓展海外業務的意義在於以建築為媒介找到其精神內核,池田先生的信念至今仍然深深地銘刻在我們的DNA中。

雅加達地標塔(提供/熊谷組)
肯尼亞中央醫學研究所(攝影/Duncan Willetts)
上海國際貿易中心
北京京廣中心 (攝影/GxK)

戰勝突如其來的危機,實現突破與創新。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像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將進軍海外的日本企業捲入漩渦之中。我們派駐各地的同事被迫回國,公司的海外業務僅靠馬來西亞的“薩拉瓦克大學”和越南的“巴克邁醫院”等ODA項目苦苦支撐。在那樣艱難的時刻,一個小小的機遇出現了。由於當時公司聘用了一些海外留學生,其中一位因某些原因而離開公司的員工提出希望在他的家鄉上海為日本設計工作。如果能繼續為日本設計效力的話,不論在日本還是在上海工作都是一樣的。他和同事們的努力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迅速開花結果。從深圳市的“中央公園景觀”項目開始,學習“豪斯登堡”的先進經驗,以與自然共生為主題的“威海金線頂填海造地規劃”、借鑒了“安可樂斯福岡”階梯狀屋頂綠化設計經驗的“天津泰達MSD綜合開發”項目、利用BIM軟體以三維曲面設計的“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項目等,夢想的藍圖一個一個被變為現實,日本設計在中國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馬來西亞薩拉瓦克大學
越南貝邁醫院(攝影/Jimmy Yuwono)
深圳市中央公園
威海金線頂填海造地規劃
天津泰達MSD綜合開發全景(攝影/ Nakasa and partners)
天津泰MSD綜合開發與公園相連的屋頂花園(photo/Nacasa & Partners)
夢廊坊大劇院全景(提供/新奥集團)
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提供/新奥集團)

攜手共同創造未來的幸福。

以中國及東南亞各國為代表的經濟崛起的國家和地區正在謀求與綜合城市開發一體化的建築項目。雖然這一過程與經濟高速成長時期的日本有著驚人的相似,但我們從未以同樣的眼光看待這種現象。因為不同的國家會走上不同的發展和強國之路。引領著每一個項目的是參與其中的人們在實踐摸索中編織的紐帶。大家攜手迎接挑戰,共同創造美好未來。加深的羈絆會引導我們走向下一次相遇。我們希望“建築”帶來的幸福體驗能夠世代傳承下去。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