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Youtube Instagram
  1. HOME
  2. THE JOURNEY
  3. 4.城市締造
THE JOURNEY
我們的50年

4.城市締造

沒能實現的戰後城市規劃設計構想。

日本東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了大轟炸,變為一片廢墟。戰爭結束後,日本政府立即啟動了振興東京的城市規劃,旨在將東京締造成安全、宜居、推動經濟復興的現代都市。遺憾的是,當時的許多構想都無法立即實現。不僅有財政預算的限制,更為重要的是沒有成熟的技術足以支撐構想的實現。從城市的角度設計道路、住宅區和公園的城市規劃,不僅需要行政部門的參與,與當地居民和土地產權人進行細致的談判和協商也是必不可少的。將理想的藍圖化為現實需要腳踏實地的執行力。

大轟炸後的東京(由/(c)共同通信社/ Amana Images提供)

將城市設計的夢想變為現實

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期的1960年代後,將城市規劃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的呼聲日益高漲。城市存在著許多複雜的問題,諸如上下班高峰,道路擁堵以及易發生火災的人員密集場所。城市規劃師提出不僅要制定規劃,還要組建具有執行力的團隊,為實現城市規劃而開展建設項目。於是,作為首發項目,最先啟動了“東京城市規劃霞關3丁目特定街區”的開發建設。日本第一座超高層建築的誕生,不僅向全世界宣告了東京正在向現代城市演變,還向追求理想城市形象的人們展示了將夢想變為現實的成功之路。

東京城市規劃霞關3丁目特定街區全景(攝影/翠光社)
霞關3丁目特定地區區域地圖

城市規劃諮詢與業務協調。

“有一個組織不僅可以制定規劃,還擁有將規劃付諸實施的技術和方法。” 對城市規劃抱有熱情的規劃師,作為夥伴加入了我們的組織。日本設計於1967年成立之後,立即將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作為了公司的兩大支柱型業務。公司成立後不久參與了“白鬚東地區再開發項目”。該項目是將位於隅田川和荒川之間、軟弱地基的江東三角洲地帶重新開發為應急避難場所。我們不僅提供設計方面的技術諮詢,還在政府,土地產權人和當地居民之間積極開展協調,為規劃的實施和落地做出了貢獻。這一成功經驗也被運用到了將一片廢墟的戰後東京改造成一座現代化大都會的事業中。

白鬚東地區再開發專案(攝影/翠光社)
江東防災中心模型(資料來源:伊丹勝,“規劃能力背後的力量”,日本設計,2012年,第17頁)

歷時23載,塑造東京新未來。

2014年在新橋·虎之門之間開通的環狀第二號線,原本是一條規劃於1946年的城市規劃道路,名為麥克阿瑟大道(MacArthur Road)。該專案極為複雜,在制定由東京都政府執行的第二類城市再開發項目和再開發促進區的區域規劃之上,疊加了新制定的立體道路制度。在地下穿行的城市規劃道路環狀2號線上建造的“虎之門Hills”,採用立體手法同時打造道路和建築,開創了基礎設施建設的先河。道路左右兩側11米寬的人行道可作為沿街商鋪的外擺,如果與車道隔開的話,還可成為供當地居民使用的廣場。日本設計城市規劃團隊於1991年參與了該項目,這雖然是一個耗時23年的馬拉松項目,但我們認為與道路、建築和周邊居民建立新的關係的確需要長時間的磨合。

虎之門Hills(攝影/SS東京分公司)
虎之門Hills 剖面圖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