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Youtube Instagram
  1. HOME
  2. THE JOURNEY
  3. 3.以人為本
THE JOURNEY
我們的50年

3.以人為本

在高層建築的腳下,有一片武藏野森林。

在如今摩天大樓林立的西新宿一帶,原本是綠意盎然的武藏野丘陵地帶。
隨著東京城市化發展,這裡的大部分區域被一家自來水廠占據。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期,自來水廠搬遷,啟動了“新宿副都心計劃”。當時,正在負責“京王廣場酒店”和“新宿三井大廈”設計的我們,非常希望在即將成為超高層建築街區重現武藏野森林景觀。“新宿三井大廈”腳下的“55 HIROBA”是一片綠色的開放空間,與之前竣工的“京王廣場酒店”北側綠道連在一起,於是讓人聯想到“武藏野森林景觀”的綠地誕生了。

新宿三井大廈55 HIROBA(攝影/川澄・小林研二攝影工作室)
京王廣場酒店綠道(攝影/川澄・小林研二攝影工作室)

在有限的空間裡做到極致。

永遠不要將城市與自然割裂。無論城市擁有多麼豐富的功能,如果沒有了自然的守護,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將無法感受到真正意義的舒適和放鬆。進入上世紀80年代後,一棟棟超高層大廈拔地而起。我們認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間裡,如果打造了連續的綠地,就能營造出舒適宜人的環境。例如,東京築地的“興和住生築地大廈”專案將綠色庭園與河畔空間連為一體,形成了更加開闊的公共場所。
此外,在福岡市的“安可樂斯福岡”專案中,我們嘗試將階梯花園一直連接到屋頂,自1995年項目竣工至今,經過20多年的時光打磨,建築外觀已演變成一座綠色山丘。

興和住生築地大廈全景
興和住生築地大廈花園
1995竣工之初的安可樂斯福岡(攝影/Techni・Staff)
2017年 安可樂斯福岡

創造供人們聚集且相互來往的空間。

在日本的城市規劃制度中,根據建築底部“開放空間”的面積來決定建築規模。因此,在高層建築的底部必然會出現公共開放空間。如果只是為了單純滿足規範而建造的廣場或者一片綠化場所,城市空間將會黯然失色。在“虎之門Hills”專案中,我們採用立體手法打造建築底部空間,沿著地下隧道的斜坡緩緩上升的綠色階梯花園與廣場連為一體,形成立體結構,建築內部也結合室外坡度進行了調整,巧妙地將室外的綠色景觀延伸至室內,創造出充滿活力、聚集人氣的空間。

虎之門Hills 階梯花園(攝影/川澄・小林研二攝影工作室)
虎之門Hills 廣場(攝影/川澄・小林研二攝影工作室)

將舒適宜人的空間延伸到基地外部

從“虎之門Hills”向西850米處的 “赤坂Intercity AIR” 於2017年9月迎來竣工。在專案用地內,有一塊超過5000平米的大型休閒綠地。我們不僅關注建築的室內空間設計,還要在室外營造同樣舒適宜人的環境。 “新宿三井大廈”的建築底部傳承了“55 HIROBA”的“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此外,將“赤坂Intercity AIR”和“虎之門Hills”連接起來的道路建成林蔭大道的“大綠道構想”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中。 “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不僅體現在建築設計中,還影響到整個區域的建設。

赤坂InterCity AIR (攝影/川澄・小林研二攝影工作室)
赤坂InterCity AIR 綠地(攝影/川澄・小林研二攝影工作室)
大綠道構想
page top